电影资源网
首页 AI写作 万年历 中国历史 电影资源
切换模式
工具收藏
放到桌面
工具搜索
用户登陆
开始查询
5月10日历史上发生的事件:
1. 1942年-中共早期领导人与创始人陈独秀病逝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15年9月15日,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曾当选为中央局书记,中共第二、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四、第五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等。1922年11月5日,中共代表参加共产国际大会,陈独秀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1932年10月15日,陈独秀被捕。1942年5月27日在贫病交加中逝世,享年63岁。更多>>>
2. 1997年-京剧艺术大师张君秋逝世
张君秋(1920年10月14日—1997年5月27日),字玉隐,祖籍江苏丹徒,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四小名旦之一,旦角张派创始人。从小跟李凌枫学京剧表演艺术,后来又拜师尚小云和梅兰芳,和李世芳、毛世来、宋德珠有“四小名旦”的称号。长期与马连良合作,拍彩色京剧电影《梅龙镇》、《渔夫恨》,与俞振飞合拍彩色京剧电影《玉堂春》。历任北京京剧三团团长、北京京剧团(现在的北京京剧院)总副团长,获评中国国家文艺一级。代表作《望江亭》和《秦香莲》被拍成彩色京剧电影。1997年5月27日于北京逝世。更多>>>
3. 1998年-著名书法大师舒同同志逝世
舒同(1905年11月25日-1998年5月27日),原名文藻,字宜禄,江西省东乡县人,中国共产党员,近代书法家。1905年出生,1921年考入江西省立第三师范。曾任中共东乡县委书记、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等职。1982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创始人之一,出版有《舒同字帖》、《舒同书法集》。1998年5月2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舒同一生勤于钻研书法,即使长征途中,在马背上也用手指在腿上练字,曾被毛泽东称为“马背书法家”。更多>>>
4. 1878年-美国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出生
伊莎多拉·邓肯(Isadora Duncan,1878年5月27日—1927年9月14日),原名安琪拉·艾莎道拉·邓肯(Angela Isadora Duncan),美国著名舞蹈家,现代舞的创始人,是世界上第一位披头赤脚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家。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她的舞蹈动作完全自由,从人为的技术性限制中解放出来,摆脱对辉煌而空洞的动作技巧的依赖,随兴而发,经常有即兴创作,她为使现代舞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舞蹈艺术铺平了道路。她的著作有《邓肯自传》和《论舞蹈艺术》。1927年9月14日逝世。更多>>>
5. 1525年-德国空想社会主义先驱者之一闵采尔逝世
托马斯·闵采尔(Thomas Müntzer,1490年—1525年5月27日),德国宗教改革的激进派领袖,也是德国农民战争领袖,重洗派人士。1490年闵采尔生于德国哈茨的施托尔堡的一个工人家庭,15岁时就组织过反对天主教会的秘密团体,支持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1521年发表《布拉格宣言》,主张用暴力实现社会变革。他直接领导了萨克森和图林根的农民起义。1525年5月16日在弗兰肯豪森战役中被俘,5月27日被杀害。在信仰上,他与路德的称义观不一样,他认为,人的信心需要加上好行为才能被神称义。更多>>>
6. 1964年-印度首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逝世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印地语:जवाहरलाल नेहरू,1889年11月14日-1964年5月27日),是印度独立后第一任总理,也是印度在位时间最长的总理,1952年印度第一次大选获胜,连任总理。他是印度独立运动的参与人,主张印度要从大英帝国独立,同时更为人所知的是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他活跃于二战后的国际政治舞台上,经常被人称呼为博学尼赫鲁(पंडित,班智达在梵语和印地语及英语中有大博学者的意思),尤其在印度,他更被称呼为伟大的学者(पंडित जी Panditji,加上जी ji一词表示尊敬之意)。更多>>>
7. 2008年-我国首颗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发射升空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是中国研制的新一代极地轨道气象卫星,主要用于有关大雾、冰凌、积雪覆盖、水情、火情等方面的监测服务。风云三号A星(FY-3A)于2008年5月27日由长征四号B火箭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于2008年5月29日获取第一轨可见光图像,目前风云三号已被纳入了国际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网络;风云三号B星(FY-3B)于2010年11月5日2时37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将与A星一起协同工作,观测全球气象。风云三号C星(FY-3C)于2013年9月23日上午11时07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更多>>>
8. 1840年-19世纪“小提琴之王”帕格尼尼逝世
尼可罗·帕格尼尼(意大利语:Niccolò Paganini,1782年10月27日-1840年5月27日),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属于欧洲晚期古典乐派,早期浪漫乐派音乐家。他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小提琴大师之一,对小提琴演奏技术进行了很多创新。他的作品有《bE大调协奏曲》、《二十四首随想曲》、《女巫之舞》、《无穷动》、《威尼斯狂欢节》、《军队奏鸣曲》、《拿破仑奏鸣曲》、《爱的场面》、《魔女》、《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另外,还作有吉他曲二百首,以及各种室内乐曲。1840年5月27日逝世。更多>>>
9. 1985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宣告生效
《中英联合声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就香港问题共同发表的一份声明,于1984年12月19日由中国国务院总理赵紫阳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中国北京签订,当时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和中国国家主席李先念等中国国家领导人也有在场见证;两国政府在1985年5月27日互相交换批准书,并向联合国秘书处登记,《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生效,也象征历时13年半之香港过渡时期的开始。更多>>>
10. 1916年-日本刺杀张作霖未果
1916年5月27日,日本关东都督中村雄次郎赴奉天“访问”,张作霖率其部下汤玉麟等乘马车去车站迎接。在归途经过小西边门里时,日本刺客三村丰等从窗口投出炸弹,但只炸伤了汤玉麟和一些随从卫士。张作霖见此便舍车驰马,并与骑兵卫士互换上衣,奔向军署。在张经过奉天图书馆时,日本刺客又向他投出炸弹,但未中,刺客被炸死。事后张作霖对事件佯装不知,未予追究。更多>>>
11. 1994年-新的上海大学正式成立
上海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于1922年创建,校长为于右任,教务长为瞿秋白,这是一所被誉为“武有黄埔、文有上大”的革命学校,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后被国民党强行关闭。1994年5月27日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原上海大学和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四校合并组建为新的上海大学。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高校中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被国家部委列入首批卓越工程师计划,也是一所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的综合性高等学府。更多>>>
12. 1900年-义和团运动风起云涌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5月27日,近代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开始形成高潮。更多>>>
13. 1931年-皮卡尔德教授乘气球飞行到同温层
奥古斯特·皮卡尔德(Auguste Piccard,1884年1月28日-1962年3月24日),瑞士物理学家、发明家和探险家。皮卡尔德1884年出生,在苏黎世的瑞士联邦理工学院上学,并且在1922年成为布里塞尔自由大学的物理学教授。他在1922、1924、1927、1930、1933年均是索菲尔会议的会员。1931年5月27日他和保罗·吉普弗从德国起飞并到达了16200米的高度。在这次旅行中,他得到了大量关于上层气体的资料及对宇宙线的测量。他曾经搭乘热气球升到16165米的高空做研究,并曾进入潜水艇中深入3050米深的海底观测深海。1962年3月24日逝世。更多>>>
14. 1941年-德舰俾斯麦号被击沉
俾斯麦号战列舰(Bismarck),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艘闻名于世的德国战列舰,为俾斯麦级的一号舰。名称的来源是19世纪的德国铁血首相奥托·冯·俾斯麦,而俾斯麦号其中一个成名原因是在1941年5月的丹麦海峡海战中击沉了被称为英国皇家海军的骄傲-胡德号战列巡洋舰,被时任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点名下达“击沉俾斯麦号”的命令,及后在皇家海军的追击下于5月27日后被击沉。更多>>>
15. 1997年-联合国预算首次负增长
1997年5月27日,联合国秘书长向联大提交了1998年至1999年预算报告。该报告提议未来两年的联合国预算为24.793亿美元,比1996年至1997年的预算减少了1.24亿美元,从而使联合国的财政预算第一次出现负增长。更多>>>
推荐工具